专业市场的反思:是什么制约了专业市场的发展?
作者:admin    发布于:2019-02-20 09:16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      专业市场增长放缓无可避免,在一二线城市,专业市场已接近饱和。面对存量的专业市场,我们更要认清专业市场开发运营中存在的弊病。
      一、过度依赖标准化复制模式
      专业市场的成功案例常常会被复制到其他地方,因为这样是非常省力的,但有时也是致命的。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,如果不了解当地环境因素,即使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,也很难复制成功。
      华南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      这个发源于深圳的专业市场,从区位条件来看天生就比别人有优势,背靠世界工厂及制造业十分发达的珠三角腹地,具有巨大的产业需求和增长潜力。
      而在广东隔壁的广西南宁的华南城,就没那么幸运了。华南城在深圳的模式就是物流集散中心,外带部分商业,他们完全复制过来,没有考虑过南宁以及整个广西的发展远没有隔壁省那么宏大,每年也只能蹭一蹭“中国——东盟博览会”分会场的热度来增加人气,其余时间基本没什么人。
      究其原因,一是产业基础薄弱,作为一个商贸物流园,没有产业支撑是很难做起来的;二是选址条件,南宁华南城位于江南区沙井大道,周边是工业区,商贸业不发达;三是消费环境,虽然南宁华南城的定位是“立足南宁,面向西南,服务东盟”,但是放在全国来说,整体的消费环境及影响力还不足以与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区域抗衡。
      综上所述,专业市场不能只是简单地复制商业模式,而是怎么才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去发展专业市场。
      二、主要依靠长期租户维持购物体验
      专业市场一旦出现大规模租户撤店,而后续招商没能及时补充空位,空铺率扩大,那么客户的购物体验也会直线下降。而市场如果不能提供客户的需求,那么很快地,他们会迅速转战其他市场。客流的流失对专业市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。
      一方面,市场运营商要稳住这些长期租户,特别是优质的商户,不断提升商户的经营效益。
      另一方面,运营商也要不断引进优质商户。专业市场就像一个湖泊,商户就像湖里的水,要想湖泊不成为一潭死水,那么就得让水流动起来。怎么才能让水流动起来呢?既有出又有进,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,才能永远保持活力。
      专业市场应该对租户进行定期观察与考核,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,是否可以拉动市场效益的提升,毕竟选择是双向的,商户有选择运营商的权利,运营商也要对商户进行筛选,对于双方来说,这都是提升的过程。
      因此,专业市场招商不是销售完毕就结束的,既要做“加法”,也要做“减法”。
      三、缺乏有效的租金提升方法和新收入渠道
      在专业市场招商初期,为了吸引商户入驻,常常会给商家一些优惠,比如“免租”等。但是在经营一段时间后,问题就显现出来了。“免租”总有一个期限,“免租”过后呢?
      从最终的盈利模式来看,传统还是以租金和土地价值增值为主(出售商铺)。具体经营模式上,以一定的租售比例进行设计,实现稳定的现金流和未来的土地升值双收。经营上主要合理进行功能规划,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。
      另外就是服务。
      商户的服务费用,主要包括商城的统一管理和对外宣传,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,商品信息服务,还包括上下游产业信息服务,体现在服务费用上,特别是个性化服务费用。
      另外,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型的批发市场均有配套的金融设施,但是配套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。目前大多数的批发市场的金融配套体现在货币支付清算和汇兑,小额信贷公司以及进出口贸易配套的银行、保险、担保公司等,但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批发市场都只是区域性的贸易中心,并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,所以在金融政策上的配套几乎没有。
      四、开发运营能力升级滞后
      商业地产运营商往往以模块化设计、快速完工、快速招商、快速开业的高效率模式为标准,批量复制出大量的商业地产项目投入市场。然而由于同质化程度高,项目延期开业、回报率低甚至倒闭等诸多现象屡见不鲜。
      因此,专业市场要有运营前置的思维。招商前就要把运营战略制定好,包括前瞻设计、客户洞察、核心品类产品和品牌组合管理等。
      在这个零售新概念爆发、消费者喜好快速更迭的时代,现有专业市场开发运营模式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专业市场运营商应尽早布局,尝试新模式,建立新能力,跟上批发零售业态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脚步,并进一步引领专业市场发展的新趋势。

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岭下西路中众合大厦11层
电话:0592-5906780
微信公众号:zzh_caccg      邮箱:zzh@caccg.cn
网址:http://www.caccg.cn     邮编:361008
Copyright © 2002-2011 中众合有限公司 版权 闽ICP备18021679号-1